【战略观察】疫情冲击全球科技产业,中美技术竞争与合作态势展望!
时间2020-06-09
近日,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CSIS)组织了题为“新冠疫情时期中美技术竞争和合作”的网络会议,该会议由CSIS中国商务和经济高级研究员Scott Kennedy主持,出席会议的有Qiming公司创始管理合伙人Gary Rieschel、Silicon Dragon风险公司创始人Rebecca Fannin和彭博新经济论坛编辑主任Andrew Browne 。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美高科技交流互动逐渐从合作转向竞争,美国因此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防御性措施,中国已经将技术独立性作为重要目标,并且两国都在努力吸引亚洲和欧洲其他国家支持其计划。本次会议的探讨话题是新冠疫情下是否会延续这一发展趋势,还是会在以生物科技为主的技术领域开展相应合作。
专家表示,疫情结束后,中美关系会怎样发展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在技术领域,有赢家也有输家。同时,中国的线上教育和线上购物等网络领域在此期间发展迅猛,全球的网络购物也在上涨,电商相关领域无疑成为赢家。但是小型企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近几年,中国人民越来越欢迎新技术以及新方式。中国有市场优势、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疫情期间,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人员有强烈的应对疫情的意识,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相比而言,纽约的应对措施很少,大家的防范意识不高,认为疫情只会发生在中国,只会发生在意大利,这成为了极大的隐患。
中国还没有在世界事务进行大规模发言的实力,疫情的负面影响也会波及供应链,疫情发展对商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仍有如字节跳动等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此外,中国发展技术的态度很坚定,中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会降低,中国各方面快速发展使美国感到自身受到威胁,这是一种中国对美国的政策影响。
企业和高管对新冠疫情的反应各有不同。若一家公司承诺将制造业企业从中国撤回到美国,民众是否会支持?CSIS针对上述问题做了一项民意调查,该调查分为线下部分和线上部分,线下部分由CSIS相关人员进行调研,线上部分由参与该直播会议的听众参与投票。在线上调查的130多名人士中,有66%表示支持,34%表示不支持;线下调查结果见下表:
专家表示,总体来看,有86%的人都表示支持,这与意识形态无关。但是若将企业转移回美国,就要考虑供应链分布,墨西哥、拉丁美洲、非洲供应链如何分布是个问题。
Andrew Browne在全球化供应链问题上表示:“我关注的问题是,若人们看到价格和销售方面的问题时,对企业回到美国的热情是否会降低。确实有些企业应该转移回美国。许多美国人表示,其生活在美国,不想让过多药品在中国集中,因此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应该转移回美国。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优化提出了挑战,在全球经济中,所有的价格、产品以及贸易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弹性降低了。” Rebecca Fannin表示供应链改变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完成的。
如今,脱钩仍然是美国政府议程中的事,如果在当前情况下美国政府继续该举措,则会对科技公司和企业全球化带来相应影响。Rebecca Fannin对此表示:“这对创新会有整体影响。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与中国的合作,科技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正在为商业模式新思维提供资金,但是目前出现了分歧。美国自成一家,中国自成一家。若两国可以合作,对世界都有好处。”
Andrew Browne认为:“就目前中美两国的形势以及新冠疫情而言,我认为两国之间的关系无疑雪上加霜。之前中美两国进行过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意识形态战等,两国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有一段时间,两国关系最终是以卫生方面的合作缓和的,这是中美两国关系的一个支柱,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的新经济论坛以及研习会上我们就在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改善中美之间的关系,增加交流,我们开了各种圆桌会议。而现在,卫生保健却成为了竞争新领域。
现在,我们要在全球经济最紧迫的领域——卫生领域做到两点,一项短期任务,一项长期任务,短期我们需要在药物、治疗和疫苗上投入精力,长期任务是中美两国应该协力合作重建全球公共卫生保健系统,若没有全球健康、金融安全保障,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功。中美两国拥有大量专家、科学家以及医疗从业人员,两国是世界上的大国,应该合作应对危机。”
Gary Rieschel认为:“现在两国间有企业家开展合作,但是若要政府参与其中,就会变得麻烦起来。”
对于如3D打印和芯片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Gary Rieschel表示:“我认为3D打印需要当下能够使用的新一代设备,这需要经过一个多周期才能够真正进行生产。当你开始使用其他解决方案时,必须先解决经济问题,公司生产设施用于生产疫苗,是很大的事情。”
针对未来6个月或未来一年中关注的关键问题、新世界的发展方向、我们会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苦苦挣扎,以及作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专家的观点如下:
Gary Rieschel表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有很多关注的内容。Qiming公司主要关注中国的技术和医疗卫生情况,在中国的医疗卫生投资会增加。现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特别委员会设立了生物技术公司委员会,我们需要关注其流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性问题得到了解决,越来越多的公司会进军技术领域,包括与AI解决方案以及太空相关的领域。”Rebecca Fannin则表示其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在美国以及中国在东南亚的风险资本流动。
总之,新冠疫情下的产业发展不均,有些产业发展较好,有些产业发展低迷。这个特殊时期为科技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中美两国在应对相关问题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疫情过后,全球化进程也与以往不同。中美未来在科技领域脱钩依然存在,无论是投资、贸易流还是新药品研发,都会对社会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