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Nature!厦门大学侯旭团队合作开发出“变色龙”般的新型材料
时间:2023-05-29
5月17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侯旭团队副教授郑靖与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成果显示,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像“变色龙”般的新型活性胶体材料,通过控制光可以使它呈现变化多端的图案与色彩。
再登Nature!室温下磁阻前所未有!集8大性能16大用途于一身的石墨烯,不只是“昙花一现”
时间:2023-05-09
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Andre Geim和同事研究发现,石墨烯在室温下具有前所未有的磁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详解2022化学诺奖:他们将化学带入功能主义新时代,还有人两夺诺奖
时间:2022-10-09
2022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45分许,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 · R. 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莫滕·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美国化学家 K. 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 “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 的贡献。
Science Advances: 这个实验做了近18年!发现打破传统认识
时间:2022-09-27
金属玻璃是由合金熔体经过急速快冷形成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其结构长程无序,处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亚稳状态。金属玻璃在升温至玻璃转变温度附近易发生老化,各项性能发生劣化甚至结晶。
新材料最新突破:玉米中提取氨纶解决世界难题;超分子塑料瞬间自愈等
时间:2022-09-05
新材料的研发与突破,对我们的生活及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刻关注。本期文章整理了一些近期的新材料成果,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谭鹏课题组:超级电容器自放电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时间:2022-08-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谈鹏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上刊登了题为“Insight into the self-discharge suppression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progress and challenges”的综述工作(DOI: https://doi.org/10.1016/j.apmate.2022.100075)。
重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邓旭亮团队最新Nature Materials
时间:2022-07-20
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的水分散性、多种官能化以及易于从石墨中氧化剥离而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科院Nature:碳家族再添新成员,二维单层聚合富勒烯问世!
时间:2022-06-27
二维(2D)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而备受关注,这些特性源于单层极限中的量子限制。自从发现被称为石墨烯的单原子厚的碳片具有独特的性能以来,碳基二维纳米材料在研究和技术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浙大平建峰、应义斌教授团队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联邦材料研究所张传芳研究员:MXene水性油墨室温高精度直接打印柔性无线电子器件
时间:2022-06-20
柔性电子技术如今已在物联网、人机交互、可穿戴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功能材料的直接打印可以为这些智能电子产品的生产提供批量化和更个性化的可能。
新材料最新突破:南京土壤所制备出碳基底的锰单原子材料;离子电池6分钟充电60%等!
时间:2022-06-13
新材料的研发与突破,对我们的生活及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刻关注。
当心你身边的汞污染!弗林德斯大学研究人员:用橘子油制成新型汞吸附剂,便宜又环保
时间:2022-05-23
汞,俗称水银,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它的密度大、呈银白色、室温下为液态,汞有剧毒,其化合物和盐的毒性多数也非常高。
盘点!新材料最新成果:两种材料“联姻”,生出能变形变色、可自我修复“后代”等!
时间:2022-04-19
新材料的研发与突破,对我们的生活及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刻关注。本文整理了一些近期新材料成果,一起来看看吧!
《Nature》:一种新机制!设计出2.3GPa超高强塑性纳米合金
时间:2022-04-15
近期,由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悉尼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超高强纳米金属的应变硬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并依此路径设计了新颖的高性能合金。
南开大学《PNAS》新发现!元素周期表又有新变化?
时间:2022-03-23
每个学过化学的人一定都背过元素周期表,但近期,南开大学科技人员揭示了压力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趋势:加压500GPa,元素周期律变了!
最新!兰州大学发布对中国内地新冠疫情预测!
时间:2022-03-18
近日,此前曾准确预测多地疫情的兰州大学,再次发布国内疫情预测。3月14日,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网站发布了《兰州大学对对2022年3月中国内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预测》。
Nature:2022年7大“颠覆性”技术
时间:2022-02-25
近日,《自然》对“可能在未来一年对科学产生影响”的7项技术进行了综述。这7项技术分别是完整版基因组、蛋白质结构解析、量子模拟、精准基因组调控、靶向基因疗法、空间多组学、基于CRISPR的诊断。
电子科技大学熊杰教授、李言荣院士今日《Nature》!
时间:2022-01-14
1911年,当物理学家昂内斯(Kamerlingh Onnes)用液氦将金属汞的温度降低到4 K(−269.15 °C)以下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电阻完全消失了!
67所高校,168篇!2021中国内地高校Nature&Science年度盘点!(附刊文明细)
时间:2022-01-10
2021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内地高校在Nature和Science正刊(简称N&S)上又有新的收获。
盘点2021十大撤稿:今年学术界最出名的“反转”有哪些?
时间:2022-01-04
从新冠疫情开始之日起,学术期刊已经撤回了 200 多篇新冠疫情相关论文,而且数字还在增长中,大部分撤稿发生在 2021 年。
最新!USNews首次发布高分子学科全球排行榜
时间:2021-12-31
USNews学科排名是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自2014年推出的全球大学学科排名,其数据来源于Clarivate,与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和QS世界大学排名是公认的四大较为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
俞书宏院士团队:一种宣纸般的高雾度透明薄膜材料!
时间:2021-12-31
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中宣纸是我国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是流传至今古籍珍本,书画墨迹,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宣纸制作工艺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忠伟院士AEM:共熔混合物刻蚀法制备面内多孔MXene助力高性能双离子电池
时间:2021-12-01
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因其高电导率和二维层状结构被广泛应用为电化学储能材料,然而常规方法制备的MXene具有官能团不统一,比表面积低,离子嵌入点少等缺点,并且刻蚀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有害的含氟溶液。
“木头大王”胡良兵《Science》封面!一种可媲美铝合金的木头
时间:2021-11-25
木材是一种可持续的结构材料,但在保持其机械性能的同时不易成型。美国马里兰大学胡良兵报告了一种加工策略,该策略使用细胞壁工程将硬木平板塑造成多功能的3D结构。
“智能窗户”竟能调控车内冷暖?杜克大学最新研究:超节能!
时间:2021-11-01
如今,汽车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但车内温度容易受到室外气温的影响,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把汽车停在阳光下一段时间,车内就会变成“蒸笼”。
Nano Enegy: 增强CdS宏观极化压电光催化分解水
时间:2021-10-27
压电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已经成为解决能源危机迫切需求的一个有前景的途径。目前,通过提高压电半导体的极化效应来优化产氢活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四川大学FBR团队:高强度、阻燃、隔热的全生物质气凝胶
时间:2021-09-18
随着社会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严重。建筑能耗约占世界总能耗的40%,普遍采用在建筑物内安装隔热材料的方式节能。
天津大学姚建年院士/北京交通大学王熙团队:钨氧键破坏碳酸根的稳定三角结构以获得低极化Li-CO₂电池
时间:2021-09-16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国际能源和CO2状态报告》,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尤其以煤为能源的工厂),CO2排放量自2000年逐年增加。
南京大学李承辉团队AFM:抗刺穿、自修复用于多功能电子皮肤的导电凝胶
时间:2021-09-14
电子皮肤(e-skin)也称作可穿戴柔性仿生触觉传感器,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子科技大学刘孝波团队AFM:溶剂调节氢键交联以制备用于油水分离的稳定水凝胶
时间:2021-09-10
由工业废水、原油泄露等带来的油/水混合物对环保、人类健康和生物生存带来极大威胁,因此需要新的材料或技术来有效分离这些油/水混合物。
突破!不怕水、不怕油、耐极端温度的压敏胶来了!
时间:2021-09-08
水(液体环境)和温度(热力学环境)是影响聚合物压敏胶(PSA)性能的两大关键因素。由于聚合物的水合作用或压敏胶的溶胀会阻碍其与目标界面间相互作用的形成,因此,压敏胶一般只在干燥状态下使用,潮湿环境可能会导致其失效。
北大刘忠范院士/张艳锋教授团队:基于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新一代级联式压电换能器
时间:2021-09-06
作为能量转换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电换能器(PET)被广泛应用于声呐、声悬浮、超声聚焦等关系到国防科技和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中。
华中科技大学胡彬团队:静电组装透明层状压电体以用于表皮和植入电子器件
时间:2021-08-31
与压电陶瓷相比,压电高分子具有重量轻、柔韧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声阻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如可穿戴或可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
天津大学姜忠义团队:用于超快水纯化的多通道氧化石墨烯膜设计
时间:2021-08-24
膜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已成为可持续水净化领域的模范。一般来说,降低膜厚度可以提高水的渗透性,减少能源消耗。
高压涡轮叶片端区新型高效组合气膜冷却研究获进展
时间:2021-08-11
随着航空发动机热效率和推重比的不断提高,涡轮前温度也随之提高,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这使得高压涡轮端区受到的热负荷大大升高;端区存在复杂的二次流涡系结构,增加了端区气膜冷却布置的复杂性。
中国工程院好文!下一代太阳能光热发电储热技术新进展
时间:2021-08-05
结合热能储存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最具应用前景的发电技术之一,可以高效利用资源丰富但具间歇性的太阳能,为人们提供稳定可调度且低成本的电力。
-273.1391℃!逼近绝对零度,我国高端极低温仪器获突破性进展
时间:2021-07-15
绝对零度(约为-273.15℃)是冰冷的极致,是一个理想的、无法达到的最低温度。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向着这个目标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挑战。
崔屹教授:超薄锂负极!锂金属软包电池寿命延长9倍!
时间:2021-05-25
众所周知,锂金属由于其理论容量高(3860 mAh g-1)和还原电位低(-3.04V),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负极。然而,锂金属负极实际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锂金属的高反应性,以及在循环过程中无限的体积变化。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发高效、廉价制氢新技术
时间:2021-04-30
浙大高超教授团队实现高温稳定高导电石墨烯膜,可用于电磁屏蔽防护
时间:2021-04-21
电子通讯设备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常常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设备损害。电磁波污染甚至和人体接触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为降低这些风险,超轻、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主要受到其本征导电率的影响,因此高导电的金属材料成为了最商业化的屏蔽材料。但是,金属材料存在着密度高、易腐蚀及固有的刚性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北大Science!二维材料大突破!
时间:2021-04-16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开发出低至-60℃环境防冰的超疏水选择性光热表面
时间:2021-04-14
寒冷环境下,冰和霜易凝结于飞机机翼、火车轨道、高压电线等处,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阻止或者延迟冰在低温表面上的成核和生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保高效!可回收的新型3D打印电池诞生,用植物淀粉和碳纳米管制成电极
时间:2021-04-13
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领导的一个工程师团队,近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3D打印电池,它使用植物淀粉和碳纳米管制成的电极,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更环保、容量更高的电源。
研究人员团队开发出自组装、稳定且坚固的纳米石墨烯线
时间:2021-04-12
纳米石墨烯具有柔韧性,且具有独特的物理和电子特性,由仅一个原子厚的蜂窝状排列的碳分子组成。但该技术仍在发展的早期,当前的制造方法需要添加取代基以获得均匀的材料。到现在为止,无添加剂的方法会导致纤维脆弱且易碎。
固态电池研发迎来突破,新型电极材料可极大提升性能!
时间:2021-03-17
最近,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将硫酸锂和钌酸锂结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全固态电池(ASSB)电极材料,能极大提高电池性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重大突破!我国在航天领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时间:2021-03-02
据“上海航天”2月26日消息,近日,我国首个3.35米直径火箭长筒段贮箱在八院800所问世,经过各项检测和强度试验考核合格,基本具备工程应用条件。该贮箱采用了5米级长筒段,首次实现了国内近2米级筒段向5米级筒段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已初步掌握长筒段研制技术,火箭在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研制上又取得重大突破。
盘点!2021十大科技前沿趋势!
时间:2021-02-25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高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通用加工方法
时间:2021-02-24
软体动物贝壳最内层(珍珠层)的碳酸钙与贝壳硬蛋白形成的规整有序的“砖墙”式结构给予材料学家很多灵感,包括在开发金属陶瓷多功能复合材料的通用工艺路线方面。
盘点!2020年电池领域的十大科技突破!
时间:2021-02-18
2020年电池领域的十大科技突破!
研究人员制备多配位结构PI薄膜,兼具高韧性、热尺寸稳定性!
时间:2021-02-03
柔性基板是新型柔性显示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高韧性聚酰亚胺(PI)薄膜,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柔性基板材料。
研究人员成功制备聚酰亚胺基柔性石墨膜,导热率提高128%!
时间:2021-01-20
研究人员成功制备聚酰亚胺基柔性石墨膜,导热率提高128%!
最新!阿里达摩院发布2021十大科技趋势!
时间:2021-01-19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1十大科技趋势,这是达摩院成立三年以来第三次发布年度科技趋势。
西安交大周迪教授课题组在聚合物基复合介电储能电容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20-10-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腾飞等综述:设计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或锂金属电池的复合固态电解质
时间:2020-09-02
中科大发明一种高性能可降解透明薄膜材料!
时间:2020-08-19
国内首个!陈薇院士团队新冠疫苗获得专利
时间:2020-08-17
DOE近期动态汇总:为建设煤炭产品创新中心拨款约1.22亿美元;未来5年将投资1亿美元加强氢和燃料电池开发!
时间:2020-06-29
哈工大“Matlab被禁”事件启发:国产软件当自强,我们如何做出能卡别人脖子的软件?
时间:2020-06-29
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工程院发布“十六大技术挑战”
时间:2020-06-21
富士经济发布水处理膜及有关服务的市场调查数据!
时间:2020-06-21
必读!中国新材料“卡脖子”系列之《固态电池产业及技术发展报告》!
时间:2020-06-21
盘点!中国抗疫前线10大黑科技!
时间:2020-06-21
【战略观察】世界国防工业排名出炉!中美对抗持续升级,日本经济夹缝求生!!
时间:2020-06-21
DARPA致力提高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性
时间:2020-06-21
中美前沿技术博弈:5G、AI、量子计算、半导体、自动驾驶,中国正在高速超越!
时间:2020-06-21
TrendForce:疫情对全球高科技产业(半导体、LED、5G等)的影响最新分析!
时间:2020-06-21
近期DOE动态汇总:为小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和混合能源系统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举办SPR租赁协议线上签字仪式!
时间:2020-06-21
新材料“十四五规划”前瞻剖析:中国新材料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0-06-21
钟南山院士回应新冠疫苗预计使用时间;Moderna将开启新冠疫苗二期人体试验;和铂医药与艾伯维开发创新型新冠全人单抗!
时间:2020-06-16
美国商务部:6月5日起对33家中国机构实行限制措施
时间:2020-06-16
QS 2021排名出炉!清华创纪录排前15,大陆51所入选Top 1000高校全名单
时间:2020-06-12
中国科技创新“阔佬”态势:5G位居第一,人工智能政策复兴,无人驾驶独具特色!!
时间:2020-06-10
DSCC:到2024年AMOLED材料市场将增长到27亿美元
时间:2020-06-09
材料委好文:一文读懂超导材料(全球格局、前沿发展等)
时间:2020-06-09
各国纷纷抢占“大脑制高点”,我国如何发展特色脑科学?
时间:2020-06-09
一日三次反转!华为遭受史上最严禁令,如何破局?
时间:2020-06-09
【战略观察】疫情冲击全球科技产业,中美技术竞争与合作态势展望!
时间:2020-06-09
近期DOE动态汇总:为技术创新投资6700万美元;CyManII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能源效率以及创新力!
时间:2020-06-09
中美前沿技术博弈:5G、AI、量子计算、半导体、自动驾驶,中国正在高速超越!
时间:2020-06-09
又来了!美国将对中国半导体执行史上最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
时间:2020-06-09
各国纷纷抢占“大脑制高点”,我国如何发展特色脑科学?
时间:2020-06-09
一日三次反转!华为遭受史上最严禁令,如何破局?
时间:2020-06-09
9部门发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可获不低于10年职务成果使用权
时间:2020-06-09
崔屹教授最新成果:一举两得!高性能锂硫电池寿命延长278%
时间:2020-06-09
中美自动驾驶进入全格局竞争,我国未来发展应注意这一方面!
时间:2020-06-09
近期DOE动态汇总:为技术创新投资6700万美元;CyManII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能源效率以及创新力!
时间:2020-06-08
中美之争愈演愈烈,台积电缘何成为暴风眼?
时间:2020-06-08
6月1日起美国禁止特定中国留学生与学者入境,中美形势愈发严峻!
时间:2020-06-08
【战略观察】疫情冲击全球科技产业,中美技术竞争与合作态势展望!
时间:2020-06-08
DARPA致力提高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性
时间:2020-06-08
美国兰德发布《在量子计算时代确保通信安全:管理加密风险》报告,提出这12条建议!
时间:2020-06-08
日本本田发布废旧动力电池再生计划,潜力巨大!
时间:2020-04-21
DOE近期动态汇总:使用美国超级计算机资源应对新冠;将投资1600万美元用于同位素研究!
时间:2020-03-30
神马股份建年产2.5万吨BOPA薄膜项目;美国开发首个长期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日本北陆地区安装首台加氢站!
时间:2020-03-26
盘点!2019十大新兴技术!
时间:2020-03-26
DOE选择新的核物理研究设施主要基地;DOE宣布启动储能大挑战!
时间:2020-03-26
解读!碳纳米管国内外企业5大应用领域!
时间:2020-03-26
日本开发具有氟原子的独立半导体聚合物;EIA发布1月《短期能源展望》;东京富洲加氢站开幕!
时间:2020-03-26
大尺寸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达到16.09%;世界首次开发出能大幅抑制燃料电池老化的铂钴合金氢催化剂!
时间:2020-03-26
盘点!2月锂电行业大事件!
时间:2020-03-25
新的科研成果为制造超强金属提供可行策略;家用燃料电池即将发售;美国科学家开发的新方法可加速电动汽车电池开发!
时间:2020-03-24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张传芳Adv. Mater.:MXene废弃沉淀“变废为宝”,或成首个产业化应用!
时间:2020-03-24
日美签署合作备忘录;DOE与现代合作评估氢燃料电池技术;德国BASF宣布建立新的电池材料生产基地
时间:2020-03-18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MXene材料有助于制造充电更快的电池;新项目能大幅度提高碳纤维性能产能;多所高校研发出一种超薄有机太阳能电池!
时间:2020-03-16
材料类两项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时间:2020-02-28
重磅!天大实验室宣布已经研发出新冠病毒口服疫苗
时间:2020-02-25
日本开发出一种环保型纸材;昭和电工开发了利用AI进行球状氧化铝图像分析系统!
时间:2020-02-20
南开大学周震教授课题组:研发新型高效双功能电催化剂,助推锌空气电池技术发展!
时间:2020-02-19
日本开发具有氟原子的独立半导体聚合物;EIA发布1月《短期能源展望》;东京富洲加氢站开幕!
时间:2020-01-17
神马股份建年产2.5万吨BOPA薄膜项目;美国开发首个长期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日本北陆地区安装首台加氢站!
时间:2020-01-03
日本东丽发布一种PPS薄膜;江苏新扬研制成功复合材料叶片;日本开发出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二次电池!
时间:2019-12-27
东京大学开发出提高生物燃料效率的酶;东北大学研发新的石墨烯合成法;德国研发出新型聚合物纤维;伦敦大学研发出新的热电材料!
时间:2019-12-20
日本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薄膜材料;锂离子电池全球市场数据披露;美国实现硅与有机碳基分子能量转移!
时间:2019-12-13
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聚酰亚胺!
时间:2019-09-05
全球第一艘零排放推船设计完备;用于燃料电池的新型云母膜被研发;日本帝人与上海恩捷合作研发锂电子电池隔膜业务!
时间:2019-07-19
AZUL Energy开发出新型电池催化剂;昭和电工开发出新型铝合金;科思创3D打印热塑性薄膜!
时间:2019-07-19
天津院
新型功率半导体进入市场;韩国政府发表《氢能经济活性化路线图》;一种新型催化剂材料可减少成本!
时间:2019-07-19
天津院
DOE在太阳能领域拨款1.28亿美元;2019年中国ADAS/自动驾驶传感器市场规模数据披露
时间:2019-07-19
天津院
东丽公司2020年将推出一种弹性薄膜;2019年汽车锂离子电池全球市场数据披露
时间:2019-07-19
天津院
合工大研发超级可伸缩弹性导体新材料
时间:2019-07-19
天津院
固态电池: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未来?
时间:2019-07-19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和松下公司(Panasonic)正式宣布,将在2020年底前共同设立开发、生产电动汽车(EV)等车载电池的新公司。双方出资比率为丰田51%、松下49%,新公司将成为丰田的子公司。新公司将接管丰田和松下的电池开发及生产部门
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关材料国内外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戳文末有福利!
时间:2019-07-19
天津院